修復家庭關係 用神的愛當黏著劑

作者:文.圖◎林晏如 來源:期刊 - 2019靈糧季刊第二季 - 2019-04-26出版 類別:生活園地

刊登日期/ 2019.04.02

「我一點都不想被妳生下來!」曾對母親歇斯底里大吼,看到堅無不摧的她落下眼淚;也曾因被長輩冷落而厭惡哥哥,當彼此是隱形人來互相傷害。如果說我們的心都曾經支離破碎,只能靠著傷害別人苦苦支撐,神的愛就像是黏著劑,細細密密地填補了空隙,讓我們的心恢復成飽滿的樣子。藉著祂的愛,我們學會饒恕和原諒,學會再一次勇敢地彼此相愛。

 

母愛缺席的童年

我的童年彷彿沒有母親存在,她對任何事都非常嚴格,吃什麼、去哪裡、買東西,甚至交朋友都要經過她同意。每次她和爸爸大吵後,我都會偷偷想,如果他們離婚,我要跟著爸爸。

國中有一次打爆手機的月租費,母親焦躁地質問為什麼,當時自己被罵到很憤怒,馬上把SIM卡從手機拔出來,狠狠摔在她身上,大喊「拿去解約啊!」接著把手機丟進垃圾桶,摔門回房間。

大學信主後,我們仍然時常有摩擦,雖然我會為她禱告,希望關係可以變好,可是每次吵架總放不下自尊認錯道歉。直到某天發現母親獨自在房間啜泣時,讓我恍然驚醒,聽她斷斷續續說出這些年壓在心上的重擔,包括以前的房貸車貸、工作不順、擔心無法供應我和哥哥上大學……。一直覺得她總是容易生氣又不可理喻的我,一瞬間長大成熟。

 

對家人的愛,需要學習

媽媽開始把我當成大人,告訴我家裡的財務狀況、未來的規劃,越了解所謂的「現實面」,就和媽媽變得越親近,從茶來伸手、飯來張口的小屁孩,變得能討論解決方法、一起撐起整個家庭。

以往的禱告和選擇饒恕終於積沙成塔,某年母親節,我一早起床,看到媽媽在廚房忙碌的身影,突然一陣鼻酸,長大後第一次跑過去抱著她說:「我愛妳」,她愣了一下,才要我快點去刷牙洗臉!之後每次我們吵架,我一定會趕快道歉,偶爾也會一起偷偷抱怨某人很煩,或對某件事爭論自己的觀點,更多的溝通,讓我們的心,漸漸走到一起。

 

因嫉妒而討厭哥哥

還沒上學之前,我和哥哥是最佳玩伴,在父母沒辦法陪在身邊的日子裡,我們一起玩模型車,一起在公園裡奔跑大叫,小時候我們相互陪伴著長大。

隨著年紀增長,親戚們開始將我從頭到腳酸一遍,不會打扮、成績不夠好、不會聊天……相較之下,哥哥身為孫子輩年紀最長的男生,卻從不會被挑剔,每次回外婆家,被第一眼看見和問好的總是他。經歷幾次這樣的情況後,才知道重男輕女不只是歷史課本上的名詞。漸漸地,我把對親人長輩的期待轉變成憎恨,我越是努力改善每個缺點,越是厭惡能輕易得到喜愛的哥哥。

高中課業最忙碌的時候,因我成績比哥哥好,有一次媽媽要求他來向我請教課業,我心想好不容易可以報仇,便輕蔑地大罵「廢物,連這都不會!」他也被激得回嗆幾句,那就是我們最後一次對話。

 

重來一次的機會要把握

某次復活節時,小組分享了一個題目:「如果有一個東西可以藉著耶穌死裡復活,你希望那會是什麼?」當下心裡有很多跑馬燈,但最懊悔的,還是與哥哥關係決裂。

在神的感動下,我踏上修復關係的旅程。寫了好幾封道歉信都沒回應後,神說,「妳當面去說吧!」那是我有生以來,因為要跟人說話而暗自禱告緊張好久。但行動是有果效的,從那次談話作為開端,我們有越來越多溝通機會,才得知他高中時常跟人起衝突、對未來茫然等等都讓他備感挫折。就這樣一點一滴,神軟化我心裡那根不願低頭的刺,讓我鼓起勇氣為過去因嫉妒而造成的傷害道歉,接著一起學習原諒和饒恕。

神此時給了我第二次機會!哥哥當完兵後要準備考試,為此,我絞盡腦汁翻書翻資料,解出每一個他有疑問而我剛好會的題目,偶爾累了,一起跑到咖啡廳喝飲料耍廢,再繼續回家努力唸書。

去年哥哥完成為期一年的消防特訓,目前已成為打火英雄的一員,我很以他為榮。不是因為他處身高危險職業,而是在整個過程中,看到他自律地念書考試,在淘汰率相當高的集訓生活中,一次次突破自己、堅持到最後,我覺得能有這樣一個哥哥作為榜樣,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。

饒恕是沒辦法靠意志力做到的,唯有被神的愛充滿時,才能擁有饒恕他人的能力。謝謝神,沒有祂,就不會有這個讓我再忙再累也想趕快回去的家。

(作者為台北靈糧堂青年牧區社青區會友)

相關文章

2025.04.22
《週報選文》重修城牆—生命修復之旅
我在2010年蒙召進入靈糧神學院就讀道學碩士,並在2014年畢業。到了2020年底的跨年禱告會,領受了「重修城牆」的異象。2021年就在妻子的鼓勵下,報考了靈神牧靈諮商科,錄取當下最感恩的就是能夠重回靈神這個溫暖的大家庭,同時展開一段重建與修復生命的旅程。 回到起初的愛–從「和解」到「和好」 雖然父親已在2007年回天家,但我一直對父親早年為朋友作保的事耿耿於懷。進入牧靈諮商科就讀後,...
2025.04.08
《週報選文》與神同心,與人同行:牧靈的內外兼修之旅
畢業在即,回顧在牧靈諮商三年半的時間,從一個輔導諮商的小白,成長到現在有能力做一對一諮商,以及夫婦協談,是我就讀牧靈諮商的最大收穫。在這裡我得到內外兼修的訓練,不僅僅是學到諮商輔導的技術,在心性上也得到轉化與蜕變。  牧羊人的外功與內功 超過三十年的信仰生活讓自己在各種課程、特會及醫治下,生命有得到很多的突破與成長。但是在我身上有用的方法不一定對他人也起相同的作用,因此在關顧輔導他人上我遇到瓶頸,...
2025.03.27
曾是隨時會死的病患,如今找到天上的家
「這個孩子,應該養不活啊!」 這是記憶裡,爸爸對我說過的、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評價。身為家中第五個孩子,我的出生,只為父母帶來負擔,尤其十歲那年,我們家破產了,錯誤的自我認知和過度的生活壓力,漸漸地,我真的成了好像隨時會死的人:慣性中耳炎、長期眩暈症、內耳因高燒受損,更曾十天內車禍三次,導致尾椎肌腱炎纏身多年。 因此,在遇見上帝之前,我是靠著意志力「選擇」活下來的:我努力活得更好,努力不懷疑自己,同時...